2016-01-08 周五晴
今天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0周年的日子。周总理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国家和人民,他的伟大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缅怀。
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!”12岁的周恩来讲出的这句话,在今天听来依然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。
为此,我专门到网上查到了小学课文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》的原文:
那天修身课上,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:“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?”
同学们踊跃回答。有的说:“为明理而读书。”有的说:“为做官而读书。”也有的说:“为挣钱而读书。”“为吃饭而读书”……
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,没有抢着发言。魏校长注意到了,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,点名让他回答。周恩来站了起来,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:
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!”
这里有一个小细节,一个有点偏离课文中心思想的小细节。
那就是在周恩来做出回答之前,其他同学给出的读书的目的分别是:明理、做官、挣钱、吃饭。
我猜有些小学老师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,为了讲课进度可能不会一一解释而是选择一笔带过,将以上回答统称为“错误的回答”。
是这样吗?
俗话说童言无忌,12岁的孩子说出“做官、挣钱、吃饭”这些回答是很自然的现象,无可厚非。
至于那个能讲出“明理”两个字的孩子,已经算是值得表扬了。
毕竟,想想你自己12岁的时候曾经是个什么水平的选手。
所以,这些孩子的答案,不是“错误的回答”,充其量是“没有伟大志向的回答”。
当然,也恰恰是因为这只是一个12岁孩子的问答,所以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!”这句话才是如此的难能可贵,真的不是一般的孩子可以说得出来的,表现出了周恩来的伟大志向。
什么是志向?
志向是个人发展的梦想。
什么是伟大志向?
伟大志向是将个人发展同国家需要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梦想。
当时的中国受欺负,受屈辱,抬不起头。中国需要崛起,所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,就是周恩来的伟大志向。
今天的中国,已经崛起了吗?
这个问题好像不是很好问答,只能说,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。
那么今天的中国,需要什么?
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。
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是全面的复兴。
这个全面体现在很多方面,比如当年高考前语文老师曾用这样一句话激励我们:
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;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;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。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。——新华字典1998修订本第673页《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》。
所以,大家一起加油!
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!
--
韩日记,和你一起成长的文字
韩金鹏
非著名清华男
球迷/钗迷/财迷
11岁开始写日记
25岁创立韩日记
韩日记微信公众账号:HanDiary
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征文_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】相关文章:
【15yc】15本关于神话的书,帮孩子了解不一样的古代世界03-02
上海谢晋电影学院|上海电影学院女神王莉娜,最美运动员变身演员!02-20
[国际资本投资a股]首批社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公布02-18
[制定企业级指标体系]山西制定指标体系统计监测民营经济02-18
2015年江苏省国家电网_2015年江苏省国家电网招考原题02-18